欢迎登陆中华时报官方网站,邮箱:zhsbvip@163.com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内容

缅怀小河会议

[日期:2022-08-11]   来源:中华时报官网  阅读: 52170  [字体: ]

  一条蜿蜒的小河曲曲折折在这个曾经扭转全国战局形势的会议旧址潺潺流过,它是那么安静、那么平稳,曾经聆听着共产主义者们救国救民的宏图经略,在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川道沟峁间诉述一个伟大的政党即将实现解放全中国的宏伟蓝图。

   在雷雨交加后的那个清晨,我驱车从靖边出发向东南方向挺进,虽是雨过天晴,但黄土高原完全被一团雾气笼罩,黑白交加,只留得一线阳光直射其中,像是一线胜利之光播撒光明。沿着导航的路线,探寻方向、寻找目标,终于下了荞沟湾,走过青阳岔,小河会议旧址赫然在前。虽然2019年小河会议旧址才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原貌样态基本上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后来者面前,我小心翼翼地踩着被雨水浸润过的土地,带着心中的疑惑来到会议参观地点,细心的瞻仰这里的每一处遗迹。作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决策会议,小河会议彪炳史册,是挽救党和新中国的一次重要历史转折点。

   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必将具备充分的历史条件。踏过边区中央机关走过的足迹,我站在卯梁上,俯瞰会议旧址,一排朴素的窑洞环绕在四面群山之间,门前是成钝角走势的河流,中间通一条走廊,直达对面山下的“十四人会议”旧址旮旯沟,整个布局极像一个拉满的弓箭,箭在弦上一触即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伸出“两只拳头”,其中一个砸向延安,目标直指陕甘宁边区政府,胡宗南25万军队一路追着边区中央机关跑,殊不知共产党人信仰马列、坚持科学,一贯主张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运用运动战、蘑菇战术,将国民党部队托在陕北、歼灭在陕北,两进两出小河村、陕北三战三捷,有利稳定了西北的战局形势,保住了解放军头部安全,刷新了蒋介石的认知,改变了战争的走势,从这一点看,国民党的军事能力的确受到其政党思想的影响,难堪大用。1946-1948年间,不难发现解放战争的各项部署和重要战略分析是在“马背上”完成的,边区中央机关一边跑、一边开会,一边研究全国的战局形势、一边组织分割剿灭胡宗南的部队,既有利钳制了国民党主力的集中攻击,也为三大战役的胜利争取了机会,拖住了敌人的反扑。共产党人绝不拘泥于形式,一切服从战局,一切为了人民,汲取陕北这片军事沃土的能量,将战略与决策、部署与落实、战争与解放结合得淋漓尽致。从战略战术看,国民党军队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原和陕北,俗称“哑铃战术”,其目的想速战速决、急功近利,殊不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矛盾论》中早已对中国的军事革命斗争形势做了哲学高度的总结,只是国民党还沉溺在美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飞机轮船的误导下,听起颐指气使,甘当傀儡附庸。在小河村的47天里,以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为首的革命领导集体运筹帷幄下,共在小河村召开了3次会议,研究“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央突破、经略中原”的战略部署,高瞻远瞩地将解放战争推向胜利。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总兵力430万人,解放军在同时期约有127万人,武器、保障自不必说,我们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历史有其必然,因果自有定数。

   一个伟大的政党汲取人民力量。1946年初,毛泽东提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主动撤出延安,唱得“空城计”,迷惑对方造成中央向西投奔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假象,演得“苦肉计”,甩掉了国民党军的尾追,为小河会议赢得机遇。小河会议后,土地改革政策更进一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西出豫西,陈粟兵团南下鲁西南,“三个拳头”直击要害,一举改变了全国战争形势,翻开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新的一页。小河会议作为历史的转折点,点滴间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解放胜利的必然。纵观延安的十三年,两次走出小河村,是当地农民带路才走出去的,毛泽东珍重的一双布鞋,是边区军民血浓于水、共同奋斗的缩影。在服务战局,发展边区经济民生期间,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实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在伟大的战略斗争中,是那些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奔走相告,送子上战场,拿出自耕粮,带上手推车,支援解放战争,才成就了三大战役的恢弘战绩,历史再次证明正是坚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方针,共产党在每一次战略决胜期总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站在解放军曾经渡河的岸边,听讲解员说“由于山洪暴涨,临时搭在小河上的桥也被洪水冲走,这时,侦察员轮番前来报告,敌人距离小河村直线距离300米,就连敌营的全貌和敌人的交谈声也能听到。此时的毛主席目光深邃、射向远方,缓缓说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或许伟人早已辨别了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料想了革命形势的必然结果,大无畏和乐观精神令我们折服。

   光明与曲折铸就了伟大的革命之路。中央红军在陕北的十三年间,历练了一支革命成熟、武装经验丰富的革命队伍,这是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根本力量。在此期间,党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成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政党,在这一历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是我们走向光明的本质。从1921年起,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个位数党员发展至今,经过了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惨遭过其他政党的极端迫害,饱受了列强、反动派的军事压制,逐步摆脱了“枪杆子不硬”的困扰,主动创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发展壮大了一个成熟的政党,缔造了一个新的中国,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中,许多共产党员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失去了亲人、被剥夺了自由,但正是千千万万这些明知前方道路上荆棘丛生却一定为了理想和信念坚持革命的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向了高潮,这才成就了如今的中国,“来时的革命之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在小河会议的展览馆,详细参观了窑洞的物件摆设,精简朴素难以想象,回想国民党高级领导人员的起居配设,简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革命者们不仅经受住物质的考验,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革命信仰,这既是曲折道路上给予我们的精神良药,也成就了未来的光荣与梦想。站在会议旧址向对的山崖望去,红色大字“光明在前”熠熠生辉,1947年8月3日,边区中央纵队总部离开了小河,向东面西北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前原村进发,开始了走向最终胜利的长途跋涉。

   从旧址走出,已是午时,阳光直射在旧址旁边的那口古井之上,井水与天空形成倒影,交相辉映、耐人寻味。行车返途,在山峁沟壑间,一片青山绿水、风车电网,沿山路蜿蜒向下,走过黄土高原向乌审旗草原迈进,那里一片坦途、生机盎然,与来时奇骏秀丽的丹霞风貌对比鲜明、风格迥异,它们连成了一路的秀美风光,在以太阳为向的指引下,绕过了弯路,眼前尽是坦途。

作者:常益敏(西北大学)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时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