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华时报官方网站,邮箱:zhsbvip@163.com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内容

油画 《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 张钿 作

[日期:2023-05-23]   来源:中华时报官网  阅读: 37151  [字体: ]

      中华时报官网-河北讯:(张俊生)退休老干部、画家张钿的油画《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创作于2023年初,描绘了196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原邯郸市市直小学(七中前身)小学生给周总理献花的场景。

      1961年5月1日,在武安伯延四天四夜调研前,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在工人剧院与邯郸人民共度“五一”国际劳动节。当时,献花的小学生们刚满10岁,按照学校的安排,临时抽选了50名(男女各25名)少先队员亲手给周总理献花,这也成为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幸事。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47周年了,当时献花的少先队员现在也年过古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至今回想起给总理献花的场景还是无比激动。所以,张钿先生在“小伙伴”的提议下创作了这幅油画作品,再现当年给周总理献花的场景,在他们给周总理献花62周年之际,张钿完成了《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这幅画作,弥补了心中的遗憾,再现了这份珍贵的记忆。

      2023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47周年了。新闻媒体缅怀周总理的文章铺天盖地。周总理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为国鞠躬尽瘁,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着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一生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廉洁奉公。北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好似还在眼前,人民的眼泪、举国上下的不舍与哀思还历历在目。

      追思周总理的活动勾起了我们一群“50后”的思绪。我们是原邯郸市市直小学(曾用名邯郸师范附小,现邯郸市七中校址)的学生,1951年出生,196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我们刚满10岁,当时在邯郸工人剧院我们50名(男女各25名)少先队员亲手给周总理献过花,这是终生难忘的幸事。大家通过微信群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是,提议我画一幅油画,再现当年给周总理献花的场景。因我曾是市直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年轻时曾学画水粉画和油画,退休后重拾画笔,创作了近百幅水粉画和油画作品,还举办过个人画展,大家要求我这个“业余画家”创作一幅“鲜花献给周总理”的油画。其实这个话题已经说了好几年,因苦于查找不到相关资料,加之创作与领袖有关题材的作品有难度,我一直未敢答应。

“      人过七十古来稀,咱们都七十二三了,你要等到见马克思的时候带着遗憾走吗?”曾任职邯郸市外事办副主任、调研员的卢洪颖同学激将我说。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我当真了,这句话也确实刺激了我。我终于下了创作这幅油画的决心。

      查找翔实的资料是画出我们给周总理献花场景的首要问题。一个同学提供了邯郸日报当年的报道:1961年5月1日,周总理夫妇在工人剧院与邯郸人民共度国际劳动节。并配有一张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在邯郸地委领导陪同下与群众联欢的照片。1959年刚落成的邯郸工人剧院是我市国庆十周年献礼项目。这是一座仿俄式建筑,剧院分两层,宽敞漂亮。照片上,敬爱的周总理和邓妈妈笑容可掬,随着音乐播放器的旋律有节奏地拍掌。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周总理与邯郸各界群众联欢,观看的是文艺节目还是戏剧?带着疑问我走访了许多人,却没有找到答案。一个偶然的机会,市平调落子剧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赵艳杰向我提供了她的老师、平调落子剧团的前辈李魁元珍藏的一张图片:1961年“五一”节,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在工人剧院为周总理汇报演出落子剧《对绣鞋》,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接见演员的一张合影,她的恩师李魁元就在其中。

      市直小学少先队员向周总理献花是在演出前。当时市直小学是邯郸地区唯一的全日寄宿制学校,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许多社会活动都有市直小学学生的身影,并且市直小学的学生大都是干部子女和学校附近村庄贫下中农子女。那天是个星期天,我和许多小学生一样回家去了。献花是学校临时召集未回家的小学生进行的。卢洪颖、张爱民、张文斌、肖培芳、贾晓英等同学帮助我回忆了向周总理献花的情景。张爱民是邯郸市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她向我详细讲述了那激动人心的献花过程:

      “5月1日那天,我们住校生在学校休息。突然老师通知我们没有回家的小同学不要外出,只说是晚上有迎宾任务。“过午,老师在我们这些少先队员们中挑选了个子差不多高的25个男生,25个女生,被安置在一间大屋里梳装打扮。男生穿短袖白衬衣,蓝色短裤。女生穿各式连衣裙,那时叫“布拉吉”。男孩女孩都佩戴新红领巾。女孩子们脸上又被打上粉彩,梳上各式小辫子,倍显神气。“近傍晚的时候,一位女教师召集小同学们整理好队伍准备出发。她是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高挺俏丽的个子,着一身黑色礼服,披着长发,手捧着硕大的鲜花花束。同时我们这些少先队员每人也被分到中等大小的两束鲜花。这鲜花真是五颜六色,香气四溢,芬芳美丽。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此时,我们又屏住呼吸,心中被神秘感所笼罩。“这是去哪儿啊?”

      “夜幕降临,我们坐上了一辆大客车,驶出校门,越过古老的学步桥,沿着中华大街前行。不多时,车在工人剧院前停了下来,只见剧院被浓浓的桔色灯光所笼罩,广场上分立着身着白上衣的警察。下车后,我们列队进入剧场。流动的花海,吸引了全场的眼球。剧场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我们被安坐在剧场的最前排。在静谧中,我们默默等待着。“突然,剧院里的灯被加亮了,简直是亮如白昼。舞台上粉色绒的幕布被缓缓拉开。《社会主义好》的乐曲声欢快地响起。“只见一个矫健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吗?我们像是在做梦,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的,真是周总理。此时,我们的总理身着蓝灰色中山装,笑容可掬地从幕后缓缓走来,并举双手向大家示意。尔后劲力拍着手掌走到舞台中央。此时,全场起立且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奏乐声、掌声,经久不息,震动全场。

      “我们见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先队员们情不自禁地呼喊着,欢乐着,雀跃着……“闪光灯在闪烁。这壮观的场面被摄影师用长长的摄影胶片纪录着……“场内渐渐安静了下来。只见总理缓缓走下舞台,兴奋地来到我们这群少先队员中间。全场再一次爆发出雷鸣般且经久不息的掌声。‘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献花儿了!’老师的一声呼唤将我们带入了最幸福的时刻。少先队员们把周总理团团围起来,只见几十束鲜花被我们举过头顶,束束鲜花环绕在总理身边。近距离看到了敬爱的周总理,不少少先队员激动得热泪盈眶。荧光灯不断闪烁着,摄录着我们的幸运和美好。“人民总理爱人民。周总理高兴地一一接过小朋友敬献的鲜花,又投掷给满场的观众。周总理将擎花的右手高高扬起,将一束束鲜花投掷到了全场各个角落。周总理投掷鲜花时的身姿就像是在运动场。花束在剧场空间上下翻转,伸着长胳膊的群众幸运地接到了总理投掷来的鲜花。

      “喧哗的剧场内又安静了。我们的周总理神采奕奕地回到了舞台上。灯光此时愈发明亮,总理彬彬有礼地接受了四个小朋友上台最后送上的那一大束特别漂亮的鲜花。周总理一手环抱鲜花,一手握着我们的小手微笑致意。闪光灯追烁着周总理那亲切可人、风度翩翩、气质超群的音容笑貌和我们簇拥着周总理的笑脸。我们少先队员近距离地与周总理接触的场面永久地定格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我根据大家描述的情况做了画面的初步设计。背景是工人剧院的红色幕布。聚光灯照在幕布中央,形成一道光束。场景选择是周总理来到少先队员中间的瞬间。周总理与邓妈妈在剧场观众席中央。少先队员手持鲜花簇拥着周总理和邓妈妈。周总理在向全场的邯郸父老乡亲招手。

      根据大家回忆,我设计的画面中,小同学吴彩霞、卢洪颖、朱俊波、张爱民、贾晓英、张文斌距离周总理最近。为了画好每一个小同学,我都选择献花者的儿时、青年和老年三张照片,对比判断画出当时的模样。图片中,卢洪颖和吴彩霞、朱俊波手持鲜花笑盈盈地依偎在周总理和邓妈妈前面,身着“布拉吉”和儿童裙,脸上漾溢着既幸运又幸福的微笑。后几排小朋友的张张笑脸似朵朵鲜花绽开在周总理和邓妈妈的周围。我的画笔重点描绘了周总理那爱民亲民、气质超群、风度翩翩的音容笑貌。敬爱的周总理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我特别注意刻画总理饱经风霜的且益坚自信的脸部。据同学张文斌回忆,他当时距离总理很近,他印象最深的是总理上衣胳膊肘处的大补丁。对此事我想,周总理出京来邯是否穿着胳膊肘上带着大补丁的服装呢?接着查找资料,我们发现周总理1961年的5月来邯,肩负着重要使命。

      为了解决农业经济衰退和农民生活问题,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领导干部都要去各地调研,解决食堂、社队体制和农业生产问题。根据周恩来的安排,1961年4月初,总理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带领一个工作组,先期到河北邯郸地区开展工作。4月28日,周恩来放下手中的繁重政务,也前往邯郸亲自调查。此后一连3天,他在邯郸听取了各级汇报。5月1日晚,邯郸人民与周总理在邯郸工人剧院联欢,小朋友们给周总理献花。5月2日,周总理返回北京处理要务后,3日凌晨又赴邯郸。周总理真得是日理万机。5月3日至6日,周恩来总理到邯郸地区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调研。这就是著名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伯延之行,推动了全国农村公共食堂、供给制等问题的解决,是一次非常经典、成功的调研。在气候、人口、耕作习惯等方面,伯延是华北地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公社。伯延又是革命老区,曾是晋冀鲁豫军区所在地,有着光荣的历史,群众对党有很深的历史感情,来这里调研能够振奋基层干群精神,也相对容易让干部群众敞开话匣子,反映真实社情民意。当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周总理抓住了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公共食堂问题,采取了听取汇报、专题座谈、实地查看和个别谈话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了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群众说实话、说真话,敢于担当,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总理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人家,和大家以诚相待,促膝长谈,了解农村农民的真实情况。在伯延的四天实地调研,使周恩来总理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他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1961年5月7日凌晨3时,周总理与在上海的毛泽东主席通了长途电话,详细汇报了伯延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伯延公社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人民公社。

      周恩来总理的“四个昼夜”给党员领导干部的调研以诸多启示:最主要的是一心为民爱民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一心为民爱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情呼应。看到这些总理到群众中去的资料,又回忆当年我们平时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情景,我们相信在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甘共苦,相信总理上衣胳膊肘上的补丁是真实存在的。画面也实实在在地画上了这个大补丁。一幅《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的油画初稿画出后,我反复征求献花当事同学的意见,又传给邯郸市美协负责同志和著名画家张宝涛征求意见,在他们的指导下做了认真修改。油画《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就这样诞生了。它真实记录了当年我们市直小学少先队员幸运又幸福且终生难忘的瞬间。

      当年献花时我的这些小同学们才10岁,而如今已过“古稀之年”。我们是共和国的集装箱,承载着共和国的一切苦和涩;我们也是共和国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见证了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全过程,也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华儿女正在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我们给周总理献花日1961年5月1日62周年之际,我完成了《邯郸记忆·鲜花献给周总理》这幅画作,也弥补了我们这群”50后”心中的缺憾,我们将永远珍藏这份珍贵的记忆。


【新闻中心】审核发布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