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华时报官方网站,邮箱:zhsbvip@163.com 
网站首页 >> 民族文化 >> 文章内容

牢记历史教训,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

[日期:2023-10-13]   来源:中华时报官网  阅读: 3312  [字体: ]

      中华时报官网讯:(胡山)2023年9月4日晚,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隆重举办活动,纪念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胜利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和库尔斯克战役胜利80周年。



俄罗斯文化中心正门外伫立着苏联宇航英雄加加林塑像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万·热洛霍伟茨夫,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参赞马克西姆·切尔尼舍夫、参赞安德里扬·多尔日耶夫,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驻华代表处代理主任利纳特·穆沙科耶夫,俄罗斯驻华副武官马克西姆·斯接普拉上校,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中国校友会代表李多力,中俄友好历史文化课题组代表胡山,中国开国将帅后代杨晓明、孙铮铮、王兵,人民日报社王太昌主任,北京金台艺术馆主任陈若华,苏联飞鹰寻访团团长罗解难、副团长朱晨晨等嘉宾出席了纪念活动。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告胜利结束。俄罗斯联邦法律此前规定9月3日为“二战结束日”。2023年6月,俄总统普京签署法案,将该纪念日名称正式更名为“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二战结束日”。



      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万·热洛霍伟茨夫表示,9月3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自2020年起,中俄两国在同一天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战争年代,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应对共同威胁。在当今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下,牢记惨痛的历史教训尤为重要。各国应团结一致,谨慎对待历史记忆,积极反对任何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或粉饰战犯的企图。热洛霍伟茨夫表示坚信,中俄两国人民将永远铭记曾经共同战斗的经历,铭记在战斗中牺牲的两国人民和过往战争中的英雄。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万·热洛霍伟茨夫

      中俄友好历史文化课题组代表胡山表示,中国人民的抗战和苏联人民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方战场是休戚与共的一个整体。中、俄(及其它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生生不息,永不褪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文明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生死较量。战场上的硝烟虽已散去,但人类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斗争还在继续,各种反人类的法西斯及变异法西斯邪恶势力无法彻底根除,它们在死灰复燃。英雄前辈们反法西斯的和平正义事业需要深度创新传承,世代发扬光大。


中俄友好历史文化课题组代表胡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军事冲突。中国和苏联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伤亡和死亡人数分别超过3500万和2700万,两国人民携手对抗共同的威胁,为赢得战争胜利、挽救人类危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代表们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深情缅怀所有为了祖国的自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人们。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执行主任谢平宁(左)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执行主任谢平宁谈到,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击败德国法西斯军队并进一步发起反攻,此后第三帝国统帅部妄想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他们企图通过针对库尔斯克市前线突出部的苏军发动堡垒”行动,从“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北两翼突破战线,来扭转战局。

老战士库兹涅佐夫亲历库尔斯克战役

纪念会上播放了二战老兵库兹涅佐夫·彼得罗维奇的采访视频。这位战斗之路始于“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老兵讲述:“俄罗斯人民意识到这是一场会把我们的国家推向毁灭的战争。因此,所有人都明白应当保卫祖国。”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壮年,都拿起武器去打击、消灭法西斯恶棍。在激烈的战斗中,红军将士们全力以赴,挫伤了敌人锐气,将其击退后又转入反攻。据点变成了敌军人员和军事装备的巨型坟场。每一天,每场战斗都会诞生新的英雄。库兹涅佐夫一共获得了三枚勋章和五枚战斗奖章。


功勋老战士库兹涅佐夫·彼得罗维奇

库尔斯克战役胜利标志着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红军手中。德国直到战争结束都无法扭转战局,只能被迫转为防御。这场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向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生根产生折产生了重大影响。

胜利博物馆《“堡垒”落日余晖》展览开幕

纪念会议上,俄罗斯文化中心启动了由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制作并由俄罗斯文化中心翻译成中文的展览“城堡”落日余晖》的开幕式。


胜利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什科利尼克

胜利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什科利尼克在特地为北京纪念活动发来致辞说:“胜利博物馆是俄罗斯主要的军事历史博物馆,这里缅怀着神圣的记忆,捍卫着历史真相。俄中两国在尊重传统以及精神和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的看法也非常相似。在这场20世纪最血腥的战争中,苏联和中国都遭受了巨大损失。……缅怀所有死难者,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两国为胜利所付出的代价,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北京金台艺术馆主任陈若华女士与笔者参观展览留影

什科利尼克馆长表示:“我们希望将记忆的接力棒传递给年轻一代,让胜利者的壮举成为他们的榜样,为未来指引方向。……我们相信,与所有站在善良和光明一边的人们一起,我们一定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善良和正义!”

大将回忆扫荡日本关东军

为履行盟国义务,苏联在击败法西斯德国3个月后对日作战。赴远东地区作战的苏联红军将士中,有一位未来的陆军大将马赫穆特·加列耶夫(曾任苏联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参加了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中国牡丹江的战斗。


马赫穆特·加列耶夫大将

加列耶夫大将回忆:“中国人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的部队快速推进。我们的军队把在与德军战斗4年中获得的所有经验都用来对付日本人,所以部队和指挥官的行动都非常出色。”



中国开国将帅后代杨晓明、孙铮铮、王兵及倪玉梅与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加列耶夫大将意味深长地指出,“9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在‘密苏里战列舰’上参加日本投降仪式时说道:‘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解决了所有军事和政治分歧,而今天我们必须签署结束战争的协定。’然而事实证明,并非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许多矛盾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现在还在处理这些问题。”2015年,加列耶夫大将参加了重新安葬为解放中国东北而牺牲的苏军烈士遗骸的仪式。



李多力向俄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万·热洛霍伟茨夫赠送新书《我们亲爱的国际儿童院》

会后,大家观看了《“城堡”落日余晖》展出的珍贵历史图片


俄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万·热洛霍伟茨夫与胡山合影

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必须深度汲取,世界各国人民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崇高致敬、深切缅怀世界各国投身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先辈们。沿着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开拓出的的光辉道路,高举和平正义大旗奋勇前进,是对英雄先辈们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文图:胡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中俄友好历史文化课题组成员,苏联飞鹰寻访团副团长。原国家外经贸部干部、外交官。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中心倡建发起人。

审核:张宝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时报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