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讯:(本报记者/闵永合)大漠中,胡杨遒劲的枝干仿佛诉说着孤独与沧桑,绚烂的叶片却如烟花绽放;烟雨朦胧的古村落绵延不绝,白墙灰瓦引人无限遐想;千年的古塔如庄严的老者,在峰峦叠嶂中回荡……李山瑞的画作总是透着让人恍然穿越时光、思绪飞扬。
诗画家李山瑞生于1945年,祖籍河北唐山,儿时随父母迁居安徽淮南,退休后定居合肥。他自幼酷爱绘画,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花鸟鱼虫都被他临摹的惟妙惟肖。工作后,无论多忙,他总会挤出时间,踏遍千山万水去写生。
众所周知,绘画艺术,除了喜爱和天赋外,还要勤学苦练外加名师指点,否则很难达到较高的艺术造诣。为了提升绘画技艺,李山瑞凭着过人的毅力冬练数九,夏练三伏,在无人指导下靠自学、自练、自悟、自创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
除了勤练苦学,李山瑞还非常注重钻研绘画技巧,他认为只有成竹在胸才能事半功倍。在创作古民居系列时,他收集大量资料,先是悉心揣摩,然后再细心临摹,经过多年不断的打磨,终于成就了古民居系列。
创作古塔专题时,他曾8上白塔寺,用4年时间绘就近百幅古塔画作,后为了支持佛教事业,将这些呕心沥血之作全部捐赠寺庙。在雁荡山写生时,突遇大雨如注,一向支持他绘画的妻子果断地撑起伞立在雨中,让他将画板支在自己的背上作画,成就了永恒之作;在万佛山,为了抓住云起云落变幻莫测的瞬间,他无暇安危,趴在悬崖上作画两个多小时,创作出瞬间的美好。
2013年,是李山瑞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这一年,在家人支持和友人陪伴下,近70岁高龄的他来到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置身于神秘壮美的戈壁大漠,李山瑞心潮澎湃,无比惊喜和震撼,这正是自己神往已久的胡杨啊,历经千年,它们就这样坚强地屹立在天地间,不畏风沙不惧严寒,刹那间,李山瑞感觉自己就是大漠中的胡杨。
胡杨是沙漠中的阔叶乔木,因在逆境中顽强生长且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被誉为“大漠脊梁”、“三千年传奇”,胡杨的生命力高度契合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深受国人推崇。
在额济纳胡杨林,李山瑞时常怀揣干粮一画就是一天,任风沙吹遍全身灌满鞋袜全然不知,一周下来,他现场写生十余幅,拍摄各式胡杨图片500多张,这些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在大漠腹地胡杨林下,李山瑞还坚定了从事胡杨专题创作的信念。

除了画作,李山瑞还是一名诗人,这些年来他陆续出版诗画集四部、挂历三册,胡杨画作出版邮票,入选《盛世中国,传承经典》邮票典藏册,有作品获全国“民族腾飞杯”“少年功夫杯”书画大赛金、银奖,还 有作品入选中央电视台书画展播,选送参加美国、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巡展。目前李山瑞系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旅游文学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持之以恒的追求终于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李山瑞由衷地表示,他很幸运,遇到了国泰民安的时代,盛世兴书画,在有生之年将笔耕不辍,助力于文化兴国,让胡杨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