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讯(李丽 杨玉西 谢清江)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政法机关将法治建设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和各环节,以“塑形行动”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治安问题,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重点整治各类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让法治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坚实保障,以法治之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践行法治为民,提升群众满意指数。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能动履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协助办好各类民生实事,还通过开展政法大走访、万警进万家、“四下基层”、结对共建、派出检察官兼任村居“法治副主任”等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把法治服务和为民服务送到农村,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指数。2024年,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副书记任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进同级党委班子、政法综治干部任社区(村、居)支部副书记或社区(村、居)主任助理的优势,有效拓展政法干警参与群众事务处置渠道,从根本上引导群众在基层事务中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防范,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织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以来,全县召开“警民议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会100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3个。
聚焦法治护航,合力保护生态环境。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好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依法打击等职责作用,启动涉农矛盾纠纷快速调解程序,织金县检察院与黔西、清镇、修文三地检察机关及沿江企业签署了《乌江支流生态保护线索闭环管理办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法治保障。2025年以来,检察机关联合县直相关单位共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10场(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8场(次),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绿水。
凝聚普法合力,推进乡村建设步伐。采用“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开展法治宣传。线上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常态化开展反电诈、未成年人保护、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提升群众法治安全意识。线下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为抓手,联合村(社区)干部、法治副校长、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普法力量,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2025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20万余人,发放宣传册和张贴宣传海报5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