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臺灣中華時報社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華時報郵箱】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时间:2025/6/26 21:49:58 来源:中華時報新聞網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国画作品 《山清水秀》  陈巧峰  吴楚光合作

本报安徽讯:《山清水秀》图,立意构图古朴有新创意,充分体现中国国画优秀文化精粹。作者用心用情运用精湛国画技法,在丈二大幅宣纸上,从点线面向读者展示山峦奇峰叠起,流泉潺潺,近景苍松雄奇,紫荆花怒放似彩霞,中景百泉归流,汇入江海,寓意深远。远景曙光辉映山村。云雾氤氲飘渺。作者把人们对祖国河山赞美,祈祝人民建设美好幸福生活。构图新颕,章法险仄,宏图大气势,笔墨精湛,大青绿画面恢宏壮阔,把传统中国画的气、墨、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山清水秀》图是一幅精品国画。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陈巧峰  吴楚光创作中

中国山水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清水秀》这幅作品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它并非对自然风景的简单描摹,而是画家将心中丘壑倾注于笔端,营造出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家园。

纵观《山清水秀》这幅作品,首选是作者对画面构图的巧妙性, 传统山水画构图讲究“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这幅作品以高远为主,山峰巍峨耸立,气势磅礴;深远为辅,山间云雾缭绕,溪流蜿蜒,层次分明;平远点缀,近处树木葱茏,屋舍俨然,意境悠远。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陈巧峰创作中

画家运用娴熟的笔墨技法, 以浓淡干湿的变化表现出山石的肌理和质感。山体以斧劈皴为主,线条刚劲有力,展现出山石的坚硬;树木以点叶法为主,墨色浓淡相宜,展现出树木的生机;水面以留白为主,辅以淡墨晕染,展现出水波的灵动。

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宁静淡远、清新脱俗的意境。不难看出,画家在创作作品之前,已经深入大自然之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风景,目的是将自然转换在心境,有山、有水、有人家,而这巍峨的山峰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潺潺的流水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隐逸在山林间的屋舍则象征着画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吴楚光创作中

欣赏《山清水秀》,仿佛置身于画家营造的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幅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它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升华。

笔者认为,《山清水秀》是一幅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它以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净土的可能。

山清水秀,不只是风景,更是心境!

国画作品《山清水秀》作者简介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陈巧峰,广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资深专家,中国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特聘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潮人》杂志社社长,主(总)编。

心灵的慰藉与心境的升华——对陈巧峰、吴楚光合作国画《山清水秀》的感悟

吴楚光,广东汕头人,1959年出生,自幼喜画,长期在广东潮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现为全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头市金平区文联美术创作委员会主任,汕头市金平区美术家名誉主席。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项大奖。擅长山水风景、花卉草虫、水族、舞台美术设计。山水画以雄、伟、秀、润景色为主要题材。用中国传统技法结合西画色彩技法创作,形成独具一格画风。画作笔墨庄重、色彩丰富、气象清新,巧思妙构,体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韵味,特别是画作融入了传统风水布局学说,用于家居装饰,起着促顺兴、增和美之效能。(王斌)

责编:闵永合

审核:张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