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华时报官方网站,邮箱:zhsbvip@163.com 
网站首页 >> 时报文化 >> 文章内容

纪念吕正操上将诞辰 120 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日期:2024-04-02]   来源:中华时报官网  阅读: 18411  [字体: ]

      中华时报官网-北京讯:(文/胡山 图/扈新华、黄江週、王艳京、葛夏等)七八十年前,活跃在华北平原的抗日英雄儿女们,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深沉挚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史诗篇章。冀中辽阔大地风云激荡,响彻着一个令穷凶极恶的敌人闻风丧胆的赫赫威名——吕正操。


      2024年323日上午,开国上将吕正操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活动在北京临水居宾馆举行。老一辈革命家及抗战将士的后代、爱心公益机构、企业和媒体记者等7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高亢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斗志昂扬,庄严深沉的《献花曲》震撼心灵,出席活动的代表们满怀深情向为新中国的创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默哀致敬。

1904年14日,吕正操出生于辽宁海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参加东北军。人民创造历史,时代涌现英雄。这位有志青年凭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投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全面抗战爆发后,吕正操在冀中平原竖起“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成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冀中名将,被毛泽东称赞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他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创建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吕正操将军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革命风范。

      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赋诗《缅怀吕正操将军》:“高龄百六叹神奇,磊落平生举世知。东北军中怀旧雨,燕京城里感新诗。千秋伟业常思进,万里征程不暖席。上将威名传四海,中华再造树红旗。”

      吕正操上将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吕彤羽在书面致辞(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郑重宣读)中谈到,“朋友们革命热情远胜血缘亲属,人民是靠山,革命传统更属人民”,并深情赋诗《和陈昊苏》:“主席追思八宝山,七四八一记旧功。总理外交亮世界,三十八年领导情。追随毛周成伟业,长子同自二十三。广交朋友夕阳红,建军百年保和平。”

      陈昊苏、吕彤羽两位八旬老人诗文相和,情真意切。吕彤羽早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令人称赞的成就。退休后,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党史和军史的研究方面。在他看来,“把党史融入社会,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吕彤羽数十年如一日传承红色基因,宣传革命事迹,这种精神力量也感染和鼓舞着无数年轻人。

      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和在题为《缅怀吕正操将军 弘扬抗战革命精神》的讲话中指出,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的必胜信念和强有力的英明领导,使中国人民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成为东方主战场抗击法西斯黑暗势力的中流砥柱,正如周恩来同志坚定指出的那样:“中国不会亡,抗战一定能胜利;但任务是艰苦的、长期的,全国同胞必须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军民协力,共赴国难,争取最后的胜利!”华北大地广大冀中平原抗战军民,在聂荣臻、吕正操等指挥员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抗外辱,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打击侵略者的游击战术。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雁翎队等,因地制宜,军民一体,战法百变,神出鬼没,打得敌人魂飞魄散,狼狈不堪,为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鲜艳的光辉旗帜,永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这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源泉。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陈人康谈道,吕正操将军享年106岁,是新中国57位上将之中最后离世的。老将军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缅怀,更要传承。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中国共产党有名有姓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在革命胜利之前,我们平均每天要牺牲360位烈士!大家要有历史担当,要把父辈们用热血和生命开创的革命事业很好继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谈道,吕正操将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和人民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老将军早年加入东北军,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平原地区对日寇的作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四军主要征战在华中,华北、华中两个军队互相配合,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兼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后出任中国铁道部部长。一直到晚年,老将军还在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奔走,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推动国共合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吕正操将军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战场上的枪声平息,硝烟散去,国家已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为了民族复兴、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献出一切的革命老前辈们。

      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说,吕正操将军一生追求真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一代抗日名将。他指挥部队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的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色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冀中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对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而言,举足轻重。因其地处日军统治华北的腹心地带,日军驻屯庞大的武装力量。从1938年起,日军不断调集重兵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蚕食”,而冀中根据地成为日军行动针对的重点。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深深感动于冀中军民和白洋淀雁翎队浴血抗战的英雄事迹,挥笔题写“冀中铁血抗战,雁翎英雄传奇”,热情讴歌坚持抗战的英雄冀中人民。

      在中国人民抗战历程中,西安事变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隐蔽战线的传奇英雄阎宝航与吕正操将军、张学良将军有着不解之缘。阎宝航之女、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阎明光,不顾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整理出万字长文《千秋功业 万世传扬——写在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

      吕正操将军是抗日名将,一生戎马,舍生忘死,披肝沥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彪炳青史的贡献。阎宝航和吕将军的一生,与张学良将军有着不解之缘。阎宝航的日记中留有这样的独白:“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字字珠玑,情真意切,阎明光深信也同样表达了张学良将军和吕正操将军浓烈的抗日救国情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监禁。阎宝航是第一位看望张学良的东北人,他不遗余力地为争取张将军获得自由而奔走。19372月中旬,阎宝航第四次去浙江奉化,终于再次见到张学良。奉化雪窦寺一别,阎宝航与少帅情天恨海,再无相见。阎明光说,父亲生前曾痛苦表露: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救出张学良!而吕正操叔叔是何等的幸福,他竟然有机会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见到他朝思暮想念的张少帅!

      1991年3月10日下午,一架客机从台北桃园机场冲上云霄。台湾传媒第一时间发出电讯——《张学良今起赴美探亲》。5月23日,阎明光随吕正操等一行5人飞向大洋彼岸,29日乘车直奔曼哈顿公园大道贝太太公寓。刚走出11楼电梯,便见张将军站立等候,一身西服,穿戴齐整。进屋落座, 吕正操开口道:“西安一别,到今天刚好54年5个月零4天,双‘五四’。”吕正操送上从北京带来的生日贺礼:其中一幅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手书的贺幛,书录的是张将军的小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张将军很幽默:“我可迷信啦,信上帝。”吕接口:“我也迷信,信人民。”张笑:“你叫地老鼠。”吕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个人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八百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说:“得民者昌!”

      中饭时,张学良问吕正操:“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吕正操讲述了自己遵照中共北方局指示,率部留在敌后抗日打游击的简要过程。张扼腕叹息:“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


张学良与吕正操、阎明光亲切交谈

      吕正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张将军诚恳地表示,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点力量。回国之前,阎明光去张将军住处取他写给邓颖超妈妈和弟弟阎明复的信时,张将军满含热泪,用有些颤巍巍的力道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明光啊,你回上海后,一定要以你父亲阎宝航或阎玉蘅的名义,成立基金会,继续做当年我和你父亲支持开办贫儿学校那样的公益事业。回国以后,阎明光等立刻按照张将军嘱托,设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会。今天,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的事业已成功发展了30余年,为资助贫困地区赈灾和教育、医疗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张将军与夫人赵一荻再次乘飞机远行,但目的地并非东北老家,而是美国夏威夷。他们定居在了那里,宣布不会再重返台湾。阎明光每年都要到美国去探望张学良大爷。20011015日,张学良将军溘然长逝,长眠异国他乡。

2019年,张将军家人对建国70华诞庆典充满期待。阎明光写了汇报,日理万机的习近平主席亲自批示要热烈邀请张学良将军所有后代出席国庆盛典。因时间太紧,尽管张学良将军之子张闾琳夫妇已经准备好启程行装,但还是只有长孙张居信一人得以成行,他替爷爷张学良见证了建国70华诞盛典。张闾琳全家人激动万分,一再表示希望代表他们向习主席和国家的亲切关怀表达谢意。阎明光谨以此文纪念张学良将军,致敬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她虔诚地祈祷两位革命老人和她的父亲阎宝航在天堂天天欢聚,永远健康快乐。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后人陈红在书面致辞(“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孙女李秀玲宣读)中谈到,79年前,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华北平原因地理环境特殊,敌军重兵盘踞,使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条件和东北抗联一样艰苦。冀中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非常感染人、鼓舞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的强起来,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昂首阔步走进全新发展时代,正在团结世界上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二战的教训需要认真汲取,各国人民需要更加紧密团结起来,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先辈们一样,拿出智慧和勇气,压制震慑邪恶,捍卫和平正义,造福人类文明。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佟麟阁烈士后人佟国威在书面致辞(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潘墨怡宣读)中指出,吕正操将军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上,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上,他不畏强敌,敢于亮剑,智勇双全。灵活的展开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杀得的日寇闻风丧胆,谈虎色变,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驱逐强敌做出了杰出贡献。将军的功绩名垂青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江山(活动主办方代表)指出,纪念吕正操上将诞辰120周年,意义在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吕老曾高度概括自己“这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吕老树立了一种好精神——爱国爱党,不畏强敌,勇于和善于斗争;带出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中国铁路好作风;也培养了一个好后代——吕彤羽在冀中战场上出生,曾长期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军事科学研究。受父亲的熏陶教育,吕彤羽作风朴实,实事求是,退休后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公益性付出,是革命后代中的榜样。吕彤羽曾说:“当自己在利益得失考虑比较多的时候,父亲教诲说,官做多大没关系,主要是认真给国家给人民做点事。这个对自己影响特别大。”


      山西焦煤集团麻地湾煤业有限公司董事、抗战将军曹玉成孙女曹银环作为纪念活动的承办方代表,以《高山仰止 丰碑永筑》为题做了发言。曹银环的祖父曹玉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曾先后任教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东北讲武堂、黄埔军校等军事院校。九一八事变后,曹玉成留在东北带领教导旅抗击关东军,任独立旅参谋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看到学生吕正操、万毅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抗日疆场,曹玉成由衷欣慰。吕正操将军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与侵华日军誓死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和信心。先辈们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人民永远铭记于心。吕正操将军传奇辉煌的一生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民心目中永恒的丰碑。


      冀中健在抗战老八路陈英同志向此次纪念活动发来致辞:“冀中是抗战中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吕正操司令员不仅在战争中率领冀中军民战胜敌寇,还为《晋察冀日报》输送人才、机器设备。老同志们都很怀念他!”在日军高压统治下,冀中抗战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仅我党在冀中的党政军干部就牺牲了上万人。当地百姓有70万人要么被屠杀,要么被抓去成为劳工,最终累死在工地上。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敌人占据压倒性优势,军事力量全面碾压我军,冀中军民的抗日斗争犹如刀尖上跳舞。吕正操司令员领导的冀中军民抗战的英雄事迹被广泛宣传,无数次登上被聂荣臻同志称赞为“民族的号筒”的《晋察冀日报》。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华讲述了自己一家与吕正操司令员的“三缘”:报社缘、铁路缘、地道缘。她说,吕正操司令员领导的冀中地区,是抗战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地区之一,冀中也是英雄辈出的核心地区。发生在冀中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全国人民的记忆里。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英雄的革命先辈们。没有他们的英勇善战,没有千百万将士们的不怕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今天祖国的强盛。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石少华之子、晋察冀画报研究会会长石志民谈道,吕正操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也是“地雷战”“地道战”和“水上游击战”等平原游击战战术的发明者和实践者。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秘密档案这样评价吕正操:“‘在极度混乱的局面中稳定了冀中局势——开展了被认为绝无胜算的平原游击战争……’士兵和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战术的创始人吕将军被认为是冀中军区的真正创建者”。吕正操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开展的游击战争,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沙飞之子、晋察冀画报研究会副会长王毅强表示,吕正操将军为培养我军大批战地摄影记者,为晋察冀画报的创办并走向全军全国的辉煌,做出过突出贡献。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于194277日正式出版发行。聂荣臻司令员为创刊号题词:“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地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吕正操将军曾动用冀中军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把办画报最需要的大张铜版高级纸张和一些贵重药品从敌占区购买并护送运回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使晋察冀画报创刊号能够高质量准时出版发行。


      刘秉彦将军之子、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会长刘竞航谈道,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是在吕正操、程子华、高存信等革命前辈的亲自倡导和关怀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缅怀吕正操将军作为一名军事将领在冀中抗日战争中创造的赫赫战功的同时,还应该特别学习吕正操将军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在冀中军区军事工作中,他非常注意带领部队学习红军和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非常注意和军政委员会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根据地建设;非常注意向贺龙、关向应、黄敬、程子华、沙克、孙毅、高存信等同志学习,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得到大家的拥护。


      2021年623日,保定学院“人民永远是靠山——吕正操革命精神研学中心”正式启动。该研学中心主任李明介绍,中心收藏有吕正操将军家人捐赠的万册图书及部分革命文物,是保定学院五大德育基础设施之一,是学校重要的育人场所,是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保存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我们会持续建设好、利用好“研学中心”这个德育阵地,以“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程子华之女程海燕讲述,父亲和吕伯伯有50多年的友情,抗战时期他们在冀中一起打鬼子。有一次,日军侦察机追踪司令部到了一个村子的旁边,当时程子华和吕伯伯分别在东厢房和西厢房,日军以为他们是在正房,便重点对正房进行狂轰滥炸扫射。程子华当时和吕正操躲在各自房间床底下,等轰炸完后,他们呼唤着对方的名字,生死攸关时他们都同时想到的是对方。上世纪60年代,国家进行三线建设,程子华负责建设攀枝花钢厂,吕正操负责修铁路,他们都为工业从东北、沿海向内地转移做出贡献,为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基础。


      冀中军区第三任司令员、开国中将孙毅之子孙铮铮表示,吕正操老将军是父亲的老战友、老领导,他们两位都曾在冀中军区工作战斗生活过多年。孙毅先后两次在冀中军区工作,第一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参谋长,第二次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司令员。冀中军区于19385月成立,到19498月改为河北军区,中间曾中断了一年时间,前后两段历经10年,历任三任司令员,第一任吕正操老将军,第二任杨成武将军,第三任是孙毅。抗战时期,孙毅在冀中军区与吕正操将军并肩战斗,共同经历生死战斗考验,结下深厚友谊,他们在战场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们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精神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开国中将万毅之子万明明宣读了姐姐万旗红的书面致辞:“抗战时期,吕伯伯在敌人炮楼林立、细碎分割、严密封锁、反复清剿的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领导冀中军民与兵力强大的日伪军进行顽强斗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罕见奇观。我们从小就知道吕伯伯是抗日英雄,从小就看电影《地道战》,从小就崇敬他老人家。吕伯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随后,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红旗谱》作者梁斌之子梁保彤,晋察冀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仕均烈士之子、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后代联谊中心主任邓其平,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警卫连长黄霖之女罗解难,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傅铎之子傅占武,中国长城学会老兵方阵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孙惠军、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负责人余滨在活动上也作了缅怀发言。纪念邮简见证历史,见证情怀,就像一份可以直接邮寄的文摘报,把吕正操将军的革命生涯、光辉业绩浓缩于简上,主题集中,信息量大,方便手机扫码阅读,具有纪念收藏价值,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中心倡建发起人胡山主持邮简首发纪念座谈会。


      抗战时期,吕正操将军领导部队在冀中打鬼子,同冀中人民结下深厚情谊。老将军说,“在冀中这块土地上,我和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严酷环境中,生死与共达十年之久。冀中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没有冀中父老的英勇抗争和流血牺牲,别说抗战胜利,我们这些人也很难活到今天。”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101岁的吕老将军欣然挥笔,写下“人民永远是靠山”,并寄语冀中父老:我是冀中人民的儿子。崇高致敬、深切缅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先辈们。沿着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开拓出的光辉道路,高举和平正义大旗奋勇前进,是对英雄先辈们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审核:张宝胜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